深蓝海域KMPRO

证券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前景及趋势预测

2017-02-20 09:31

证券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前景及趋势预测

基于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环境的分析和综合判断,有关部门预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将继续加快法制化、市场化建设步伐,证券业将面临一系列重大变革;未来10年,中国证券市场将快速扩张,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将加快,证券市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市价总值将达到13万亿元,市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0%;上市公司将超过2000家,上证综合指数将超过6000点,深圳成份指数将逾18000点。其发展特征主要体现为:

(1)证券经营机构的实力明显增长,超级投资大户将出现。

(2)中国的交易制度和交易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网络交易将成为交易的重要方式。

(3)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各类基金将是散户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重要渠道。

(4)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除对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限制外,大部分产业投资领域的资本性投资都将开放,并实现A股与B股的合并。

(5)中国证券市场出现包括指数期货、股票期权、外汇期货和期权等在内的重要的金融衍生品种。

(6)上市公司壮大自身实力的要求更为迫切。中国入市在即,许多上市公司面临严峻考验。上市公司为壮大实力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强强联合等资产重组,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

(一)2000年证券业竞争格局预测

证券业以往的高利润甚至“暴利”是行业高速增长与行业垄断的产物,随着2000年行业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行业管制的逐步放松及证券公司运营环境的逐步市场化和国际化,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 行业平均利润率将趋于下降,各项业务的市场集中度会首先下降,在经过充分竞争和分化重组后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2000年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主要将由以下四大类主体组成:

第一类是中小证券公司经重组形成的大型证券公司。如西南证券、东南证券等,2000年此类公司数量预计将继续增加。

第二类是大证券公司经强强合并形成的巨型证券公司。如国泰君安、光大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等公司,将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冲击。

第三类是中外合资投资银行。随着合资投资银行进入市场速度的加快,它们在证券承销及创新业务领域将会与老证券公司展开竞争。

第四类是一批民营的实力雄厚的准投资银行类机构。这些新的参与者在1-2年内将给原来的竞争格局带来冲击,尤其是在创新业务领域对老证券公司的压力会更大;另一方面,老证券公司大规模增资扩股吸收了大量社会资金,实力普遍得到增强。资本金增加了一至数倍,它们的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在市场整体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必然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今后几年,证券业竞争将更趋加剧。在经过激烈的竞争和分化重组后,将会形成由少数几家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性巨型证券公司、一批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某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证券公司和数量众多的经纪公司组成的金字塔型的市场结构。

(二)证券投资基金面临发展机遇

中国证券监管部门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金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国外经验表明,基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使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6万亿元,保险资金、养老及各项社会保障资金余额已达数千亿元,为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5家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数目达到23只,发行总规模507亿元,基金资产总额为730亿元。截至1999年末,20只基金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平均为1.176元,净值增长率为15.57%。其中设立时间超过半年的12只基金均以现金进行收益分配,平均每股基金分配现金0.2元,现金分红收益率为19.5%。

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流通市值相比,现有证券投资基金显然还不能形成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主体结构,因此证券投资基金在2000年仍然是中国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培育对象。三类企业和保险基金虽然在1999年获准入市,但从理性投资的角度看,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思考后,才可能在2000年真正进入二级市场,成为市场中重要的战略投资者。

有关部门预测,2000年基金市场值得引起投资者关注,主要在于1999年新基金品种总体上以低姿态面向广大投资者,而老基金品种还存在着诸多的投资机会。 

(三)资金供求紧张局面将得到改善

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阻碍证券市场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也逐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资金需求来看,许多优秀的国有企业仍需进入资本市场接受洗礼,作为国企改革重要手段的国有股配售将是2000年股市的主题之一,配股和增发新股仍然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话题。据统计和测算,1999年的新股发行募集资金在458亿元左右,配股募集资金在250亿左右,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在58亿元左右。而2000年国有股配售的规模和速度应不会太大、太快,其资金压力应该不会超过50亿,因此2000年股市的资金需求应在此基础之上略有增长。从资金的供给来看,资金供需矛盾则比往年要相对缓和,主要体现在:

假设2000年新设10家基金即可实现300亿左右的资金的场内集中供给,三类企业和保险资金的资金潜力估计能达到500亿左右。此外,券商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将吸引部分银行资金进入,征收利息税的效应逐步体现使部分储蓄资金流入,以及新股发行方式向市场化过渡引发庞大的一级市场资金在二级市场转暖时部分回流。这些已经存在和潜在的资金供给规模应远远超过资金的需求规模,资金供求紧张的结构将得以改善。

(四)股权分布结构将逐渐趋于合理化

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总股本约2600亿股,其中非流通股约占71.15%,约1850亿,而其中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又高达90%左右。这样的股权结构已不能适应中国国企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财政部已将国有股逐步退出的初步目标定在持股51%,1999年关于选择上市公司标准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出现预示着2000年证券市场的股权结构将出现可喜的变化;国有股回购和配售将使目前非流通股本比重过大的股权结构得到充分改善,资本市场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则使原有的股权结构趋向多元化,高新技术企业被优先推荐上市则是调整中国股权行业分布的重要手段。

(五)投资品种结构将不断丰富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过程中,金融创新将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1999年可转换债券陆续发行、增发新股逐步推广、国有股回购方案获得批准和国有股配售成功试点已充分说明了金融创新正逐渐深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可见,2000年的证券市场仍将是金融创新继续完善和丰富的重要场所:国有股配售将全面铺开,国有股回购亦将推陈出新,同时新股发行制度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进一步向市场化发行方式过渡,指数期货也可能成为市场中又一全新的投资品种。

此外,从证券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看,政策调控手段结构将趋于市场化 ,为市场的内部运行提供了保障。国家对于2000年证券市场的支持,将继续集中体现于市场化的支持方式:通过增发基金,扩大券商融资渠道、鼓励三类企业和保险资金入市等方式借助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的增强改变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借助新股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减轻市场的扩容压力和降低一级市场的收益来引导资金的流动,从而促进证券市场按照自身规律有序发展。[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