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报告

2017-03-10 17:45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 

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主要结论

■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带动力量,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发展前进的新的驱动力。越是市场化程度、全球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越重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也越明显。这充分昭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 销售收入相当于中国GDP 1/4的企业进入了信息化的深水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改革的考验。
 
■ 调查表明,企业信息化取得杰出成效,是企业领导者推进改革、解放生产力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必须为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服务,为提高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


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报告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企业信息化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这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信息化也是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企业信息化必须为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服务,为提高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实践证明,信息化是引领变革的力量。信息化搞得好的企业,往往锐意推进改革,注重制度创新,使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从企业信息化中涌现出的杰出领导者,是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代表。

为有效地总结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就,研究分析信息化对带动中国企业发展、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作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和互联网周刊共同举行“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是在“工业化”背景之下的500强,是“新型工业化”的500强,集中反映了企业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支撑能力,也就是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通过调查选出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创新能力和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的代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描绘出在中国信息化进程中最优秀的、最有实力和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群体的全景图。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历时九个月,调查样本分别来源于各省市74家信息产业、科技和经贸等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30家重点行业协会、数十家重要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的提名,以及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企业信息化数据库。其中各省市信息化主管部门、重点行业协会提名的企业有1200家;企业信息化服务商提名的优秀企业达1000家。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测评机构为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是政府正式授权的国家信息化测评机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价采取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法。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指标设计和计算,以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为主要依据,吸收了国家信息化指数、企业信息化指标、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测评的工作经验。具体评价不仅仅考虑企业规模和投入,还包括考查企业信息化战略、盈利能力、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效能、决策支持能力、企业灵敏度、电子商务状况、合作能力、创新与发展能力等。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指标设计和计算,采用综合评分分析法,其基本数学公式为:  
 
  
其中: Ⅰ表示总得分,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100%;权重Wi采用德尔菲法确定,
最终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单,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并经过多轮的专家评审后确定。

本次调查采取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在调查中,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比如,一些企业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中间阶段,无法取得全面数据;个别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收集和提供一些关键数据;部分企业迟交数据,无法参与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将在下一年度的调查中陆续补充。同时,由于调查样本主要通过推荐、提名、以及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企业数据库获得的,难免有所遗漏,欢迎更多企业积极参与我们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

一、企业信息化在我国所处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1、企业信息化正在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带动力量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带动力量,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发展前进的新的驱动力。越是市场化程度、全球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越重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也越明显。这充分昭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分析显示,信息化已经在销售收入相当于中国GDP 1/4的企业中,发挥了重大的带动作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前100名的2002年度销售收入达到2.47万亿元,涉及到金融、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电力、电子电器、计算机设备、电信、进出口、运输、服装纺织等多个重点行业。同时,500强总的销售收入为3.26万亿元,入围的规模最小的企业2002年销售收入不足2亿,500强调查体现出信息化在各个规模的企业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造就了一批具有优异的创新能力,具有活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的优秀企业。信息化在这些有较强代表性的企业中开花结果,显露出企业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企业信息化进入深水区 分析显示,500强企业的多数进入了信息化的深度应用阶段,销售收入相当于国民经济1/4的大企业站到了改革的门口,面临着改革的考验。 调查还发现,董事会和执行决策层成为信息化决策的主角,信息化的业务和效益导向得到充分实践。

从前100名、前300名和500名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决策和成果验收主要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和执行决策层来决定的,信息化500强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的驱动力是一种战略性驱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进入了一个理性决策的时期。 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说明,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支撑手段,业务决策体系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决策、管理和控制成为主要的模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为业务和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带来的实际效果非常重视,信息化的业务导向和效益导向得到较好的实践。

信息化的决策和成果验收主要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和执行决策层决定,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二、要进一步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特点,总结经验,摸索规律

1. 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完善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是信息化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分析500强企业和500强前100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职能的统计数据,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上有明显不同,以信息化资金的落实为例,前100家中50%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资金的落实,而对500强总的统计表明,只有19.2%的企业赋予了信息化管理部门这项职能。同样,前100名中,选择“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的企业占75%,而在500强中,这个比例为42.4%。

根据对全部样本企业的进一步分析,管理部门职能设置的差异非常显著,信息化做得好的企业,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力度大,职能设计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企业环境与信息化的需要的和谐一致,“劳动者”这一生产要素释放出巨大的积极性和活力,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加协调一致,互相促进。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业务导向、市场导向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企业的典型特征

从上图看出,500强企业业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有相当程度的参与,500强中,业务部门对信息化支出具有100%决定权的企业在12%以上,参与程度80%以上的企业达30.5%以上,参与程度50%以上的企业达到65%以上,前100名参与程度50%以上的企业则高达80%,而参与程度低于20%的企业数量只占到11%左右。对参与调查的样本的研究表明,排名靠前的群体,总体上业务部门的参与力度比排名靠后的群体大,说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程度与业务部门的参与有很大的关系,业务部门的参与使得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目标更加紧密的结合,企业成功是信息化成功的最好体现。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业务部门参与程度的平均值来看,入围500强的企业平均在50%以上,前100名企业的参与程度则高达62%以上,充分体现了业务参与对信息化建设的效益的重要作用,业务导向、市场导向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企业的典型特征。

3. 部分优秀企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从“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角度看: 前50强的企业都达到了中级或者高级水平,这些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取得的突出成就。
但是,对调查数据的进一步深入分析表明,就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而言,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个体之间的差距很大,更多的企业处于内部集成阶段,即处于整合各子信息系统、刚开始着手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的阶段。
4. 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依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

信息的采集,只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比较初步的阶段,是一项基本任务。本次调查表明,企业如何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如何不被汹涌而来的数据所淹没,并从海量信息中发掘出价值,把信息切实转换成企业的效益,转化成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对此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信息的有效利用,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个具体的体现,通过结合信息化应用状况和决策智能化水平的分析,显示出前100名的企业,88%的企业达到了中级、高级水平,前300名的企业,65.67%的企业达到了中级、高级水平;500强企业总体上,基本上较好地完成了对信息进行采集的工作,但在如何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价值和规律方面做得还不够,是在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这是一个把金矿提炼成金子的过程,是一个增加企业财富和竞争实力的过程。
5. 信息标准化工作有待加强

编码是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信息系统多种应用的集成和流程的建设、为广泛的外部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前100名企业中可以看到,企业在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采用行业代码、国家代码和国际代码的企业达到了56.66%,这说明500强企业目前通过信息化进行企业整合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企业间的协同作业和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信息化优秀的企业在行业内、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适应和竞争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同时,对全部样本的分析表明,依然有大量的企业在采用企业代码甚至部门自行定义代码,标准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协同作业,产业链密切合作和广泛的电子商务,依然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环境的完善和支持。

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分析的几点感受

通过本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我们有几点感受:

1、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分行业、分地区,结合实际具体总结典型经验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主要评价指标源于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以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为统一尺度,对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第一次广泛定量分析、测评。其涵盖的行业范围之大、地域之广、企业规模之广泛、对中国经济主体的代表性之强,创造了同类调查之最。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为中国的广大企业提供了真实的案例,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促进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将持续而深远。

本次调查,不仅显示了信息化对中国经济主体的带动作用,同时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在各个行业全面展开的情况,很多此前被忽视的行业和企业,这次被纳入了视野,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成就和经验,将在所属的行业内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国民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贡献力量。中国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仅靠少数典型,难以指导全面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特性,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分类指导,渐进就绪。

2、中国传统企业要想顺利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通过信息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处理好做大做强与做活的关系。

对于21世纪之初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它们成长向上所必须要面对的生存环境,成为它们发展向前所必须要抓牢的一条主线。而信息化能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也将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企业在做大做强做活的过程中,能否通过信息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顺利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将面临进一步考验。近年来各地各行业广大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正在成为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活力之源、财富之源、创新之源!因此,本次“信息化500强”也可以说是信息社会的新“财富500强”。

当前,中国企业正在走一条从单纯追求规模庞大转向强健有力的道路,信息化将从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产权制度的股份化、业务范围的国际化的角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发展能力。

3、企业信息化总体落后的现状,需要通过加强服务来改变。

本次调查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做得好的企业总体上还是比较少,中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总体上信息化投入与效果之间没有明确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待于在效能上下功夫;信息化服务市场趋于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氛围,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环境的改善;国内IT服务商急需发展,需要政府支持,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公平环境;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复杂应用阶段,对信息化的风险认识还有不足;整个中国信息化服务市场上,信息化的实施力量不强,将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很大的风险。同时,市场上普遍缺乏权威的独立第三方咨询、实施机构,市场结构存在缺陷。

展望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变革、经营模式变革,推动思想和文化改革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发展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将为提高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作出重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