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石油、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发展目标与策略

2017-04-11 16:39

石油、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中国石化工业制定“十五”计划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力争发展一批空白和进口替代产品,改造一批技术含量低、原料线路不合理的产品,淘汰一批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无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炼油和化工行业中国有经济在全行业的控制力明显提高,重点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初步具备与国际大企业抗衡的能力。

石油天然气行业要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引导企业增加勘探投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改善储采结构,实现勘探开发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天然气,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等措施,加快市场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预计到2005年,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分别由目前的18.6%和2.2%提高到20.2%和3.6%以上。

石油化工要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力度,增强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形成东北、环渤海、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五个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各具特色的石化产业群体。原油加工将不断完善二次装置和配套设施,加快油品品种和质量的升级换代,提高加工含硫原油能力。进一步扩大乙烯、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能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集约化的石化产业基地,提高石化产品市场占有率。预计“十五”期间,原油一次加工装置负荷将提高到80%以上,到2015年,石化行业在技术和经营水平上赶上当时国际水平。

(二)基本发展战略

为实现上述目标,21世纪初中国石化业将继续把石油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予以鼓励和支持。基本发展战略是:

1、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持国内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立足油气供应多元化,保障石油安全稳定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产品供给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市场化发展战略:改进政府管理的方式、方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到内涵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3、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发展石油和化学领域的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逐步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与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融汇在一起。同时要适度开发国内石油资源与开发国外石油资源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进口渠道,避免从单一国家或单一渠道获得石油,做到进口来源多元化,进口方式、品种和渠道多样化,安全、稳定地取得石油。国内企业要努力降低成本,积极参与海外开发,立足于海外求生存。

(三)“十五”天然气勘探开发指导思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确定的“十五”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西气东输”为契机,加快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的发展,实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要实施量的扩张与成本控制并重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与规范运用为手段,使天然气成为股份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433亿立方米;同时,将天然气勘探成本确定在0.6至0.8美元/桶油当量,天然气开发成本降低到1.1美元/桶油当量,天然气操作成本控制在3.5美元/桶油当量。2001年是“十五”的开端,也是西气东输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股份公司主要任务是切实做好天然气大发展的准备工作,计划新增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安排新建产能10.6亿立方米,安排生产气量190亿立方米。

(四)具体策略选择

1、为适应“开发西部,稳定东部”的战略,中国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成套设备。重点发展6000米及以上的电驱动沙漠石油钻机和采油新工艺急需的采油设备,大力推进海上石油设备国产化,“十五”期间争取国产化率达到60%~65%。同时大力发展80万~120万吨氢裂化、加氢精制成套装置,完成30万吨/年乙烯装置改造成45万~6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11.5万吨/年乙烯以下小型装置向2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过渡。

2、根据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国家制定的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方针。2010年要形成国内主要气田和进口管道天然气供气管线联网的基本骨架。中国公司应当在发展国内天然气业务的同时,尽快进入国际天然气经营的新领域,为国家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发挥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表示,目前中国已具备了加快天然气发展的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基础条件,正在不断改革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价格、税收体制,并不断加大天然气工业的投资力度和立法力度,使天然气工业实现良性发展。

中国中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截至1999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16亿立方米。中国近年来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工作,以陆上四大气区和近海海域为重点,运用成熟适用的工艺技术,使天然气新增储量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此外,通过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和进口天然气管道,形成全国输配气管网;通过增加天然气产量和引进天然气,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改善能源结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陆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四大气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川渝天然气扩展输向两湖(湖南、湖北)地区。为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善能源结构的速度,中国正在研究用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保证长期稳定供气。

3、加大海洋油气开发力度。海洋中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石油资源的未来出路将会更多地依赖于海洋。就中国而言,这二十年的海洋石油已探明地质储量比上一个20年提高16倍,截止去年已探明的油气储量达到了18亿桶(油当量),原油生产能力也提高了上百倍,1999年年产原油能力达到了1,617万吨,天然气产量也达到了43.69亿立方米。而按照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规划,到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油(当量),七个油气田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还将建成三个世界级下游项目:中国最大的80万吨乙烯项目、中国第一个进口大型LNG项目以及中国海南最大的化肥项目。

4、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国家经贸委已经表示,随着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和石油交易风险将日益突出,为此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形成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石油储备的建立应当尽快进行,争取到2010年使储备能力达到1,500万吨。具体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和布局,则将遵循进油方便、出路畅通、靠近炼厂、快速反应的原则。

5、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中国将正式实施“煤代油”计划。有关部门首先将在云南先锋煤矿和陕西神府煤矿兴建两个煤液化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预计可年产200万吨。中国是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自1993年中国再次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年进口量逐年增长。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仅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中国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1万亿吨,年产量11亿吨,自给有余还能出口。如果采用煤液化技术,每吨石油的成本约1,500元,而目前中国每进口1吨石油海关报价就高达1,900元。所以此项目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按现有煤价和油价计算,6年即可完全收回投资。

云南和陕西两个煤液化项目有地区示范的性质。随着市场和技术开发程度加深,其他煤液化项目也将陆续启动。不过,由于“煤代油”计划实施尚有过程,以及中国石油总体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煤代油”战略目前并不能很快改变中国石油进口格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