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WTO与中国石化

2017-05-10 11:50

WTO与中国石化



(一)WTO协议中有关石化工业的条款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依靠配额制、许可证制度以及高关税壁垒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手段,限制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量。并限制国外企业在中国从事原油、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以保护民族石化工业的发展。加入 WTO后,这些不符合WT0规定的手段将逐渐被取缔和修正。

根据WTO有关承诺,中国石化市场开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根据WTO“关税减让原则”,我国油品和石化产品的关税将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原油进口关税由每吨16元人民币降为零关税,成品油关税由9%降至5%。这不可避免地会使国内石化企业收益下降,整体盈利水平降低。

根据WTO“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除关税外,不能采用配额、许可证和其他国家的产品输入,意味着人世后,原油、成品油进口专营局面将逐渐打破,进口配额都将逐步取消,在初始准入量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直到人世后第4年,即2004年完全取消配额限制。

根据WTO“国民待遇原则”,将逐步开放外资从事原油、成品油和化工产品业务。加入WTO一年后,外商可以合资,两年后可以控股,三年后无股权限制,并可拥有销售网络,分销渠道及仓储设施等。外国企业将可以在中国开展油品批发和零售业务,开办加油站,建立营销网点;三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外商可从事进口和国产化工产品的分销业务;五年内开放中国将开放原油、成品油及化肥批发业务。同时,部分原油和成品油进口份额将向非国营贸易开放。

(二)WTO对我国石化行业产生的冲击

由于我国石化行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加入WTO后,我国石化行业必然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

在市场准入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的油品和石化产品市场逐渐对外国公司放开。

(1)油品 

根据入世议定书的规定,入世后成品油(含燃料油)进口配额的初始准入量为1658×104t。虽然准入量中没有进口品种的明确规定,但汽柴油的进口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即允许非国营贸易(非国家指定经营)进口成品油(含燃料油)400×104t,每年递增15%。这势必对国内油品市场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炼油厂的炼油量和市场占有率,并给油品价格到位造成较大压力。入世协议承诺逐步开放分销服务,总的趋势是3年开放零售,5年开放批发。储存、仓储服务也要在3年内逐步开放、3年后完全开放,特许经营3年后没有任何限制。这对中国石化在3年过渡期内尽快完善油品配送和销售网络建设,巩固和扩大现有油品市场份额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2)合成纤维 

聚酯切片、腈纶、涤纶等入世后即取消配额,目前周边国家和地区(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化纤产品已供过于求,势必大力向我国出口。因此,国内化纤产品市场的竞争将加剧,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加。

(3)合成橡胶 

虽然关税税率未作调整,但由于天然橡胶2002年初始准入量达42 9×104t,2004年取消配额,加上作为主要用途的轮胎分别将于2002年(轿车用轮胎等)和2004年(公共汽车、货车、摩托车用轮胎)取消配额,初始准入量达81万条,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国内合成橡胶的市场,增大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压力。

(4)化肥

由于从配额许可证制转为关税配额管理,尿素进口关税配额将从2002年的130×104t,增至2006年的330×104t。进口这些尿素将对国内尿素生产企业造成很大压力。5年后外商可从事化肥零售业务,也将对国内化肥市场带来较大影响。中石化尿素生产企业绝大部分是以油为原料,生产成本大大高于以廉价天然气为原料的进口尿素。因此,面对进口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

加入WTO对我国石化工业形成压力对不同子行业差异较大。加入WTO后,原油和石化产品将不再受保护,而成品油还将有5年的保护期。

(1)原油开采类

我国在2000年初取消了原油进口关税,使原油价格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具体价格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油价走势按月公布。入世前夕采用的是定额关税,每吨关税仅16元。因此,原油生产加入WTO前后的市场竞争状况基本相同,影响原油开采类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所以加入WTO组织对于原油开采行业影响较小。

中石化控股的中国石化(600028)、中原油气(000956)和石油大明(000406)原油开采成本大概在12美元/桶左右,而国际原油开采成本在10美元/桶左右,中东原油成本为3~5美元/桶。如果油价大幅下跌,国内采油类上市公司将受到国际廉价进口原油的冲击。不过,短期内石油开采业仍将受到政策重点扶持,在人世后5年内,我国不仅不放开石油进出口的专营权,而且还保留了原油进出口垄断权,即国外石油进口只能由3家国有公司经营。因此,今后几年内原油开采类上市公司依然可以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2)炼油类

加入WTO影响最大的石油炼制企业,目前国际炼油企业桶油炼制成本正在向每桶1美元靠拢,这与国内相比差距悬殊 。如果不实行5年的保护期,我国的炼油业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即使如此,由于成品油市场将在5年后全部放开并且关税将相应下调,进口将不断增长,所以我国石油炼制企业的任务仍是非常艰巨的。

我国成品油价格已于2000年7月份与国际接轨,加入WTO后,成品油进口关税特别是汽油关税将由9%降为5%,进口配额每年递增15%,4年后彻底取消。同时我国还承诺加入WTO后第一年即今年,将允许非国营贸易商家(除我国专营成品油的3家公司以外的国内外进口商)进口成品油,并也规定了初始准入量,在一定年限内每年递增15%。由于我国炼油企业同国外相比存在着生产过剩、规模小、产品质量差、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我国炼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随着国外优质成品油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国内炼油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大缩减,对炼油类上市公司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使得中石化控股的石炼化 (000783)等炼油类企业在成品油市场的生存空间将更狭小。

(3)石化加工类

加入WTO对石化加工行业的影响目前主要是关税的递减 。目前我国平均关税是17%,人世后石化产品的进口关税将下调到6%�8%,国内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由于国外大公司具有品质、规模和服务等优势,它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扩大在我国的石化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将出现两极分化格局,一些规模小,产品单一的企业将被淘汰,而部分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大型石化类上市公司将逐步发展壮大。例如中石化控股的齐鲁石化(600002)、扬子石化(000866)和上海石化(600688)。

对于石化产品生产企业来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扬,国际厂家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在今年4月份明显出现上扬趋势。目前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逐渐缩小,一些主要品种已经基本没有了差距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目前国内石化产品的价格可以说是受国际价格的影响左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也初步具备了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加入WTO,石化产品的进口关税率应下调到6-8%,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国内石化生产厂家中规模小、产品单一的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产品链较长的大型石化企业影响较小。
 
(4)仓储、运输和成品油销售类

销售环节主要由加油站组成,其利润也与加油站的数量、规模、位置、人员数量以及配套服务有关。随着国外大石油公司在华设立的加油站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内油品销售企业已经受到威胁。目前,在国内外国独资的加油站有200多座,今后,外国石油公司会大举介入这一领域,并且大多采取购并的手段达到迅速扩大市场的目的。从目前国外大石油公司如TOTAL、BP-AMOCO在中国设立的加油站看,为了达到更高的盈利性,他们把服务与产品结合起来,如提供加油的同时附带洗车或者存车、换轮胎等服务,还可在加油站的旁边附设小型的超市。这种方法提高了加油站面积的使用率,具有很高的盈利性,并且吸引了大量的长、短期客户。

面对国外竞争,中石化在2001年底已拥有自营加油站2.42万座,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另外,中石化控股的泰山石油(000554)、武汉石油(000668)纷纷通过收购得到了高速扩充。泰山石油2001年成品油零售同比增长60%,而武汉石油2001年成品油零售同比增长126.5%。因此,在人世后,中石化系统的油品流通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三)WTO对我国石化行业的促进

加入WTO必然促进中国石化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1)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我国加入WTO后将有利于吸引国外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将为石化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石油消费大国。据预测,2005年我国成品油(汽、煤、柴3大类)需求量将达到1.36×108~1.38×108t,乙烯需求量将达到近1500×104t。这意味着中国石油石化产品增长空间巨大,为中石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商机。入世后,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使中石化的市场更为广阔。如汽车进口关税减让,汽车销量上升,会促进汽油消费量增加;纺织品出口扩大,有利于合纤企业提高能力。

(2)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经营环境。这主要有:坚持打击走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在化工产品价格已经市场化的基础上,又先后实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支持进入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以改善资本负债结构等。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国家还将促进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合理开发石油资源;鼓励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建立海外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实行油气并举,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加入WTO后,我国的法律环境将更加透明,政策将更加开放。有利于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建立一个透明、统一、公正和可预见性的法律体系,并为企业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有效率的市场环境。这些方针和政策的实施都将为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

(3)现代企业制度会更快地建立

自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以后,明显看出,机构设置与管理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差距仍然很大,还没有进入真枪实弹阶段。加入WTO后,面对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严酷竞争,容不得犹豫与迟缓,反而会加快改革的步伐,早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有了好的管理,就能把握住市场,管理体系的建立费用远远大于管理体系的复制费用,管理是跨国公司的优势所在,而中石化还在摸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入世后,中石化可以直接学习身边的一流跨国公司的科学管理诀窍,因地制宜做些调整和修改,节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成本,缩短时间,建立更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战略管理、决策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管理、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和国外公司竞争。

(4)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近十几年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促进影响日益加大,国际石油石化工业的科技发展步伐也非常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石化差距很大。如在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授权专利中,国外大公司在有机化工、高分子、催化剂和润滑油等专业的专利已分别占到50%以上,表明国外大公司在我国石化技术市场正加紧抢占阵地和创新主导权,对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形成了包围和钳制之势。中国石化必须突破认识上、体制上和机制上的障碍,加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运用高技术、新经济改造和提升石油、石化产业,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5)企业将有更多的自主权

企业的事情要等待政府审批,这无疑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手续,耽误时机,走出去和国外公司竞争更显得力不从心。自主权意味着权力和责任,同时也有更大的风险,企业会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完成更多的责任。加入WTO对中国石化影响极其深远,近期确实困难很大,但是中石化有较好的基础,又有有利的发展环境。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新措施,变压力为动力,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国外大公司几十年的路程。加速培养核心竞争力,经过一段调整和改革之后,中国石化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之一。

(四)中国石化应对WTO

1. 国外同行已经作好了应对中国石化加入WTO的充分准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中心。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都加紧实施亚洲和中国发展战略,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中国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国外同行应对我们加入WTO的准备工作却很充分,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新一轮的挑战,最知名的大石油公司几乎都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或业务、机构重组,扩大了经济实力,精减了机构,使竞争力跃升了一个数量级,核心业务更为突出,技术优势、竞争优势更加明显。随着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控制资源、技术和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必将对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石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

(2)积极和中国公司合作,加大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力度,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合作开发油田、合资建设油化一体化的大型乙烯及其相关的生产项目,扩大在中国投资的数额,获取产品份额,占据中国市场。

(3)抢占成品油市场。通过与地方政府、终端用户及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或合资,已初步建立起一些加油站和营销联盟,抢占中国消费水平最高的沿海市场。依靠他们的品牌、服务和先进的管理,通过特许经营占领中国的润滑油等成品油零售市场,并逐渐进入批发市场。

(4)加大富油区投资的力度,提高深海采油的能力,再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瓜分原油资源,扼制中国在原油市场上的竞争力。

(5)利用高新技术,积极开发下游产品的加工利用,包括合成材料加工利用,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与中国抗衡。

2. 我国的石化企业应全面策划,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对WTO新形势

(1)建立面向两个市场的经营机制,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首先,建立经营战略研究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收集国外大公司原油、技术、管理、人才、营销等的最新动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超前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人才开发等预案,使石化集团和下属企业的经营决策建立在快速准确的信息基础上。其次,重新建立战略决策运作机制,改变中石化行政性大公司部委式的上下纵向型行政管理体系,大力借鉴国外大公司的决策管理方式,研究市场,研究对手,解剖自己,把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问题直接反映到决策层,全面克服大企业反应慢的弊端;尽可能抓住市场机遇,降低采购成本,调整产品机构;尽可能多地发现和确定投资开发机遇,在更高层次上提高竞争力。再次,围绕决策的前期准确和后期落实,在经营管理层上重点抓住人才开发、分配激励、技术开发、战略研究、生产指挥等方面的工作和方式转变,建立各项有效的配套业务体系和激励机制。

(2)优化存量资产,大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开拓市场。

中石化存在大量低效和非经营性资产,企业间差别很大,加强存量资产运作,提高单位资产的回报率极为关键。首先,按照低成本、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系统运行思路,推行效益至上的动态倾斜式管理;在测算分析的思路上,开展效益诊断,集中资金、资源培育一批核心企业,并以此带动低效亏损企业,让好的企业更好,提高中石化集团二千多亿经营性资产的效益。其次,优化产供销整个物流系统,大力推行标杆管理,改进现行的“达标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和作业;优化供应链和营销链,改变分散采购、分析经营局面,加强供应和采购市场的细分,优化大宗原材料、设备和备件采购,强化内部市场协同运作和地区终端销售。

(3)优化增量投入,加强企业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提高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市场大、品种新、质量好、效益高为目标,扩大有潜力的现有装置的规模,重点改造几个大乙烯企业,将其生产规模扩大一半以上,形成一批可与国外大乙烯公司相抗衡的石化基础;二是主动加强与国外大公司的合作;三是大力发展深加工,纵向延伸中石化产业链直至终端销售市场。据测算,油产品利润一半以上在加油站,而石化集团油品批发占80%,加油站零售额不到同地区零售总额的30%,如延伸产业链,利润至少增加20%。

(4)积极进入新领域,注意知识产权保护。

开发研究新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社会各界需要化工产品的方面很多,只要从商品角度来观察,就可找到“生财之道”。开发新产品必须注意知识产权问题,要尽快完成以仿制为主向研制开发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