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产业结构分析法(一)(AMT研究院 姚莉)

2017-03-30 17:04

>> 产业结构分析法(二)(AMT研究院 姚莉)

有人认为产业主要是指第一、二、三产业这种大分类的,也有人认为产业仅指部门行业的,等等。在国外经济理论研究中,使用产业这个经济名词已很久,尤以日本经济界和学者应用更为普遍,并且对产业活动领域进行了界定,认为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一切活动。但是由于产业的内容十分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的严谨的定义,所以,在应用时难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对产业含义进一步给以质和量的规定是有必要的。

 产业是历史范畴

 产业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不断扩展的。从社会分工来说,它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现象。从经济发展历史看,一般分工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当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即社会生产形成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这是第一次发生的一般分工;二是发生在社会生产力相当发展时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的服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部门,如咨询服务业、旅游业等,这是现代经济发生的第二次一般分工现象。特殊分工是在一般分工基础上发生的。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科技进步以及生产专业化发展,使原来的部门中分离出新的行业,或是在新技术基础上形成新的生产和行业。例如:工业中分出机械制造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行业。机械制造又分出农业机械制造业、采矿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不同业种,以及在新的技术上出现的化纤工业、原子能工业等新的生产行业等。

可见,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特殊分工,它是产业形成的主要形式。同时,还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以经济为中心的全社会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时,不仅表现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而且也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相应地发生和发展,从而使产业范畴大大外延和扩展。近代经济研究中提出“三次产业”(大分类)的观点,就是对产业范畴的深入理解与概括。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转换和不断地向深层发展,以致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在生产力低下,一般分工形式占主要地位的阶段,以分工不深的大类产业为主要形态,如农业、工业。当社会分工从以一般分工为主转入以特殊分工形成为主的阶段,则社会分工主要表现为大分类产业内部的分工,即从大分类如工业中分离出许多新的业种和行业。因此,界定产业范畴,不能忽视在微观与宏观经济之间多层次地形成产业的现象,只有把握产业范畴的这个特征,才能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变动的规律性。

 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单位

 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形成自变与应变之间的函数运动,使全部产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它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根据以上分析,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逐步充实而形成的。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必须满足如下质和量的规定:(1)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类物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2)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如部门、行业、业种;(3)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联系,整个产业构成一个具有函数关系的经济系统;(4)产业具有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

对上述“从事同类物质生产和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的“同类”或“相同”的含义理解的不同,产业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意,狭义的产业概念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而包括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则是广义的产业概念。实际上,为了揭示这样复杂的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往往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即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对产业进行相应的组合和分类。如将社会生产按生产结构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把工业部门分为加工工业和基础工业,以及工业部门内部又将加工工业分成一般机器制造业和汽车、家电制造业等等。此外,为了考察现代产业结构变动,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密集程度,将产业分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等。

 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经济概念。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而经济结构是个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它既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各种结构,也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各种结构。从生产力方面看,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进出口结构、投资结构、企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原材料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是由社会劳动分工所形成的经济结构体系;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经济结构表现为不同所有制经济成份之间及其内部的构成,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及其使用结构等。因此,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内部各要素构成的纵横交错的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产业联系方式,产业波及效果,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导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等。

而经济结构则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经济结构分析应当同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各环节(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的相互衔接结合起来,按照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的主线条来分析经济结构。因此,经济结构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使用结构。其中,产业结构是基础,它的结构和水平,决定了分配的结构和水平,并进一步决定了使用的结构和水平;分配结构,特别是其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产业结构并决定使用结构;使用结构包括生产耗用结构和生产消费结构,它对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有着积极的反作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使用结构只有达到相互均衡,国民经济结构的综合平衡才能得以实现。从长期来看,经济结构分析的重心是产业结构分析。

>> 产业结构分析法(二)(AMT研究院 姚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