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自控所:知识管理让设计更高效

2016-04-15 15:28

中航工业自控所机电中心电磁传感器研发团队承担着近200种产品的研发、80余项新增产品开发,研发团队仅有15人,近3年人员基本没有增加。团队却没有出现想象中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入所不到3年的年轻员工也能够承担多个重点型号的传感器研发主管,在完成型号任务研制的同时,在预研技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都得益于基于知识管理的IDE集成环境,得益于自控所深入开展的知识管理工程。

IDE是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的英文缩写,它的构建与应用是基于知识、流程、工具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从知识层面讲,它是一个从知识提炼到知识解耦再到知识重组的过程,强调知识继承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方法与工具的角度看,通过梳理、固化流程与设计方法,统一设计工具,打通工具链间的衔接,强调流程的规范、方法的统一、工具的贯通;从使用角度看,参数自动传递、知识自动推送、软件自主调度、图纸文件自动生成,体现了方便与快捷。

如何传承知识,提升效率?3年前,自控所机电中心成立了一支由部门一把手直管、副总师牵头、专家体系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课题主管负责执行的知识管理团队。目标是将知识的传承由个人行为、随意而为变成组织行为、科学继承。首要明确哪些知识是成熟的、最优的、可以继承的;其次明确知识如何被应用、如何和设计活动紧密耦合,如何使设计活动既方便快捷又合理规范。经过最初几个月的迷茫、争论、头脑风暴,团队成员将电磁传感器对外的用户需求与对内的研发设计成功解耦,电磁传感器知识体系框架以及未来研发模式的蓝图逐渐清晰起来。

做一个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从底部到顶部依次是标准层、重用层、应用层。首先进行知识识别,以标准、规范、模板和示例作为切入点,梳理并提炼传感器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组件设计方法,形成标准层; 然后在标准层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解耦。

模块化——构建可复用成熟模型。包括可供设计员直接调用的模块、标准化和参数化的零组件模块和文档模块,即重用层知识库。重用层分为标准模块、参数化模块和定制模块。标准模块是综合借鉴了产品使用情况、电磁仿真结果、故障统计分析、试飞使用情况等固化下来的典型结构和尺寸设计,无论模型、图纸还是文件都可以直接调用;参数化模块一端与标准模块匹配连接,另一端则根据用户需求输入参数自动生成数据;定制化模块则是完全为用户保留的一块自由发挥的地方。

流程数字化——顶层是支撑快速研发的数字化流程工具,它利用IT工具将知识模块、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设计流程固化,实现多种研发工具的协同与沟通,成熟知识的强迫复用与管理,研发流程的优化与规范。 

将标准层、重用层、应用层基于数据流向进行集成管理实现设计仿真工具的统一调度和知识自动推送,就构成了传感器IDE设计集成环境。该集成环境涵盖了传感器研发过程中的6个主要环节:需求定义-方案设计-电磁仿真-结构仿真-设计报告-文档生成。IDE设计集成环境,就是封装好的电磁传感器设计流程,从入口走到出口,就完成了一个传感器的设计。从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对于员工的经验依赖度大为降低,新员工也能快速担负起产品设计任务。

为了让员工们改变以往习惯,愿意用、自觉地用,系统开发伊始就以使用方便、人机界面友好为目标,在设计选项中详细列出了可选项,屏蔽了限制选用参数,同时通过制度约束等措施强迫复用,诸如在设计评审环节加入CBB应用比分数、IDE使用情况汇报等。IDE应用在设计员中迅速普及,很快从“让我用”变成了“我要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