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知识管理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2017-03-25 14: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现和证明。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得到相当的重视。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和战略资源,组织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其生产、获取、传播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建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在于学习和获取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组织知识,尤其是集体的隐性知识,而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将探讨企业如何管理隐性知识资源去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资源观到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各种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的外生论。二是以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由五种力量—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现在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以及客户和供应商讨还价的能力决定。通过对这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分析,能够判断一个产业的赢利能力,以及某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率很高但与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特别是罗曼尔特的分析揭示出:“产业内不同企业所获利润的差异往往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质疑,越来越多的人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聚焦点,就可以发现企业竞争内生论大致经历了从“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到“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再到“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三个阶段。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入手,指出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是由于企业资源异质性,即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异质的、稀却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专有资源。企业内的资源有很多种,而经营者往往困惑于无法确定自己的独特专有资源在哪里。

一批战略管理研究人员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了发展,以期更好地回答: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企业如何维持竞争优势?在对一些成功的典型进行剖析之后,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于‘“年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两位教授认为,凡是持续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持续不断地开发和强化企业的某一能力,并通过这个能力形成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多方面的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能力理论扩展了对资源的认识,虽然对竞争优势源泉认识前进了一步,但并没有对为什么企业拥有核心能力以及一些企业在获得了核心能力的同时,反而会因出现“核心刚性”而失去核心能力作出解释。通过对核心能力的不同描述以及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尺度: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分析,企业知识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和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能力。

Hamel在企业核心能力定义中概括了下面几个要素,首先,核心能力是生产技能和技术流派的结合,不可能以个人技能或个别团队的形式存在,通常是以多种能力集合体存在;其次核心能力是学习的结果,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混合&第三核心能力是持久的,因为它们难以被模仿;第四通过融入一系列的公司产品或服务’它们能够进入新的市场。在各种不同的文献中,隐性知识对竞争优势的贡献常作为主题表述的,这些涉及从技术创新管理和对企业独特的、积累性技术知识的强调到学习型组织和对知识资产的管理。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往往是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含的、与企业的经验和历史紧密相连的知识,企业通过实施知识管理、逐步积累和提升经营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管理员工的经验和技能,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2、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概念即不易描述也不易解释,的确,很少有评论家给它下一个正式定义。对于“竞争优势”本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波特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对竞争优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Grant指出过去人们认为竞争优势源于企业较之竞争对手获得更高收益的能力。然而,尽管长期收益性被普遍用作企业较高绩效的指示器,但是这种对竞争优势的看法过于简单化。事实上,一个企业即使它的收益不比其竞争者高很多也可能拥有竞争优势。例如,一个公司可能选择优先投资新技术以获得市场份额,增加顾客满意,而不是获得目前高额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可能帮助企业在将来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

正如对竞争优势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一样,对哪些因素能产生和维持竞争优势也有不同的认识。这对于试图理解为什么一个企业能获得比竞争者强的优势,是什么决定了它超过对手的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最初源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能够使企业通过改变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引发竞争优势。例如,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潜在的高效益来源,然而竞争优势最终依赖于企业改变经营方式的能力。竞争定位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单个企业拥有的比竞争对于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竞争优势依靠企业改变经营方式的能力,这种的观点过分地强调“定位”,即通过选择一个好的行业或行业细分来获取竞争优势,而忽视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资源或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具有基于企业内部资源的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企业持续较之竞争者给顾客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3、知识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近几年,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在培育和维持竞争优势过程中知识的作用上,的确像野中所说:“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事实上,在今天动荡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拥有的知识和价值仅仅能提供暂时的竞争优势。要维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依靠组织比竞争者更快地创造、传播和使用新知识。企业利用知识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有两种,首先,企业要生产其他企业几乎不可能复制的内部知识,即隐性知识;其次,企业应该形成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从而进行不断地知识创新。

1)变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为核心能力

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核心概念应是知识。知识从广义上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前者是有形的、可以识别的,可以用语言、文字、数字等表达、传递。因而,尤其是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它可以相对容易地融入组织战略。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这种判断和感知具有极强的个体性,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难以识别、常以个人知识的形式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是个人技能的基础。两类知识互为补充。隐性知识有四类:难以约束的技能知识(know how,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心智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惯例。在企业中,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是企业重要的财富,是隐性知识的具体形式,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而且由于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性的、未编码,因此也是不易被模仿的,是企业最为持久的竞争能力所在。研究表明,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因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获取、传递隐性知识的能力成为开发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2)组织学习:获取竞争优势的动力

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彼得·圣吉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地学习,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表现为一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更新,因此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组织学习是不可分割的。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组织学习是一个企业获取、创造和传播知识的过程,是对存在于组织内外的知识加以收集、存储、传播、运用并融合的一系列活动。企业竞争的基础是企业获取、传播、共享知识的能力,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习。由于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每一个员工知识和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个人知识和能力向组织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使知识和能力聚焦,产生更大的合力。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使企业内个体和群体之间能够高效率地理解和交流知识。首先,必须学习企业生存所必需的外部知识(显性知识),其次,还要学习和积累经营活动中的经验和知识。

4、总结和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知识资本比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更重要。相反,隐性知识和优秀的知识管理能力是形成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的关键,隐性知识可以在组织内广泛地传播而难以被其他公司模仿,较高的知识管理能力是迅速获取和传递新知识的基础,员工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这种学习不但是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强调心智模式的修炼。因此,一旦一个组织建立了基于隐性知识的竞争优势,竞争者是很难与之相比的。它可以通过保持隐性知识优势来维持这种竞争优势。    转自:经济问题探索

相关推荐